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anjiexiaoshuowang.com

第85节(3 / 3)

家闺女狠狠捏了一把冷汗。

【但这一切,都要基于北平能守住的基础上。

五十万大军对一万守军。

他们能守住吗?

在讲述靖难之役时,或许很少人会详细去谈北平保卫战中徐王妃以及城中百姓乃至妇孺对这场战役的影响。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在这场战役中,那一份始终闪耀、独属于女性的光辉。

就像我们日后漫漫征途中跳入冰冷河水中为战士们搭建人桥的妇女,就像为革命英勇就义的秋瑾,就像在抚州拼到最后舍生跳崖的女战士,自古以来,并没有女子生来便柔弱。

面对大军围困,徐王妃丝毫不畏惧,她率领北平城中妇女披甲上阵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她们:

休言女子非英物,拼将十万头颅血!】

作者有话要说:

徐达:我好像是燕王的间谍大队长。

靖难之役2(修)

◎北平保卫战◎

【有关徐王妃率领北平城妇女亲登城墙督战一事,在史书上仅得一句记载:“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但我们可以从整个北平保卫战的激战情况,去还原与设想当时的徐王妃有绝不输于男儿的谋略、胆识与智慧。

但在讲这场战役时,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徐王妃本人。

即便因饱读诗书、过目不忘,徐王妃自幼享有“女诸生”的美誉,但史书却仍旧没能记载她的名字,只留下“徐氏”二字。

但没关系,我们便暂且称呼她为徐大姑娘吧。】

明洪武年间。

前殿,朱元璋领着众武将、皇子在看仙迹,深宫后苑之中,马皇后与羞得满脸通红强装镇定的徐氏,也在一起观览。

殿中不仅有其二人在,还有进宫探望的庆阳公主与能望见仙迹的临安公主等人,几人听到此处,都望着徐氏掩嘴而笑。

庆阳公主其实有点不大明白自己为何能看见仙迹,她是朱元璋的侄女,并非亲女,其他公主能见到不稀奇,自己一个嫁人八年的堂侄女能看见便是独一份的了。

或许是沾了皇爷厚爱宗室的光吧。

她并不知道,她不是沾了朱元璋的光,而是沾了建文帝的光——靖难之役中还即将出现她的身影。

临安公主乃朱元璋的长女,早已知晓父母要将徐氏定给老四,甚至为此不惜将她早早便选入宫闱中亲自教养,她与徐氏亦是朝夕相处的情分,不由微微笑道:“老四平日里虽淘气,但却是心肠最好,最疼爱我们姊妹的兄弟。”

庆阳公主也望着临安公主揶揄道:“可不是,上回他跟皇爷一块儿出门打猎,特意留下话来,要给你这个长姐猎一块顶好的白狐皮回来,给你明年出嫁用呢!”

临安公主也已定了亲,明年便要下嫁李善长长子李祺,这下好了,羞红了脸的,反倒成了她,她立刻气道:“堂姐!”

庆阳公主捂嘴笑:“好好好,我不说了。”

马皇后看着她们姊妹几个玩笑,也不阻止,她眼眸里满是笑意,毕竟女儿家能够如此无拘无束的时候,也就闺阁里这几年了。她想着,低头轻轻拍了拍离她最近的徐氏的手。

今年,朱元璋虽与徐达透露了想要结亲的想法,但婚事终究还没定下,但仙迹却已将她的终身大事与日后会诞下三个儿子都说了出来,怎能不叫徐氏面上发烫?

还有便是……她无不忧虑地对马皇后道:“娘娘,日后燕王也是无奈之举,还望娘娘与陛下体恤如今的燕王,还有徐家也……”

“放心吧,陛下不是不明辨是非的人,况且夫唱妇随,你已经做得够好了。”马皇后慈爱地打断了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心吧,我不会看错人。”

就好似应和马皇后这句话一般,视频中也说道:

【在正式成婚之前,徐大姑娘便已被选入宫中,“日侍马皇后左右”,并且深受马皇后喜爱,能够“列诸妇之后”、“独被宠眷”。因此朱棣与徐大姑娘并非盲婚哑嫁,而是青梅竹马,两人的感情基础与信任或许也源于此。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