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anjiexiaoshuowang.com

第152章(1 / 2)

王建国今天也跟着找,今天早上那几人应该是来带沈轩走的,还顺便把王如芸给带走了。走了好,落家村将会清静安全不少。

翌日。

王建国到县衙报到,接待他的是钟典使和上一任农事官。

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安排县内的耕种,帮助县民解决农业上的麻烦,以及推行他的套种法,一个月两贯钱,包吃住,干得好还有赏金。

王建国觉得还不错,有工资,包吃住,还有奖金,但就是上一任农事官的那爱怜的眼神让他摸不着头脑。

莫名其妙

古代种田生活(8)

古代种田生活(8)谢家村

不过, 在上任些时日后王建国就明白了,农事官并不轻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更是要承担劝诫教导县民科学、规范种地的重担, 那些县民, 不懂变通,固执守旧,宗族观念极强, 甚至某些村全是懒汉,无事生产, 靠小偷小摸乞讨为生。

王建国本以为自己是个技术人员, 没想到还要成为一个全能人才。

他上任后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组织平舆县新来人员进行秋收。作为农事官的头头,他还管着平舆县内的乡、镇、村下的农事官、劝农官。

平舆县丘陵较多,地势并不平坦, 交通也不发达, 耕地面积少, 山林较多。

在几十年前,县民还算富裕,他们靠着打猎和种植为生, 当时, 整个平舆县内的皮革作坊在境州可是非常有名。

随着县民对山林的开采和侵掠, 山林树木、动物不断减少, 再加上那年遇上恶劣天气,冰雹,暴雨接连袭来, 山林固不住土壤,泥石流、洪水爆发, 给全县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自那以后,为了休养生息,州府下令,规定县民不得砍伐山林,捕杀动物,违者将面临牢狱之灾。

自此,平舆县民只能靠田中那些微薄收成为活,平舆县从一个中等县降为了下下等县,好多县民都搬走了。这是王建国翻看平舆县县志所知。

王建国朝门外喊道:来人!很快进来了两个小厮模样打扮的少年。这是典使大人给他安排的随从,罗林、罗平。

两人躬身拜道:大人有何吩咐?

你们去收拾包裹带些干粮,随我去趟谢家村。。谢家村的农事官昨日来县衙哭诉,说是新来的村民不服管教,把原住民的粮食给割了。

谢家村是一个混合村,一半是原来的村民,一半是从乐州逃难来的难民,关系复杂,原住民对难民颇有意见,相当排外。

而且这个村离县城颇远,有路途险陡,他们骑马和步行并用,午时才到。

一进村里,孩童喊道:大爷爷,有外人来村子里了,还是坐着大马来的呢。

谢农事官此时正在与谢里正商讨,如何向县里的农事官大人告状,把那批难民赶到山上的废弃村子里去。

听到他家小五的喊声,谢里正和谢家村的农事官来到村头。

两人跟王建国等人打过招呼,注意到他们满头汗水,提议道:大人,先去小老儿家歇息用些午饭。

王建国点点头,随这两人去了里正家用了些午饭,然后开始处理正事。

你们说说什么情况吧?王建国坐在上首,正襟危坐,面色严肃,虽年少看着也不是个好糊弄的。

大人,这事要从我们收粮说起,新来的一些村民不事劳作,地里收成不好,就打上了歪主意,前两天把我们谢家宗田的粮食给抢收了,还说什么是这粮食他们种的,仗着他们年少力强,威胁谢家族人。

唉,他们中途粮食不够吃,老叟还特意说动村民匀他们一些,谁曾想到他们竟如此恩将仇报!谢里正义愤填膺地说道,对那些新住民极其不满。

行,我知道了。王建国点点头,作为谢家村里正,首先他姓谢,肯定以谢家宗族的利益为先,他的话是否可信还待查证。

不过,谢里正,我有一点疑问,按道理,平舆县的秋粮一般9月初收割完毕,而谢家宗田如今才收割,这是为何?王建国的手指很有规律地敲击桌子,气定神闲。

谢里正和农事官悄摸对视一眼:这这可能是成熟得慢吧。

王建国哦了声,我记得县内有记录,还是谢农事官上交的,那上面写着谢家宗田是50亩。

王建国很有压迫性的眼神看着谢农事官,这个数是对的吧?谢农事官。谢农事官点头。

好,既然如此,先带我去看看谢家宗田的位置。

两人应道:是,大人。

看过谢家宗田后,地理位置没有错,是这个地方,还有些没有收割的薏米和苞米在地里。

里正,长贵他们要和那些离乡佬打起来了!一年轻男子喊道。

谢里正有些尴尬地笑笑:大人

王建国挑眉,这原住民与新来的村民的矛盾看来挺深,走吧,去看看。

两拨人界限分明,互相愤怒地瞪视对方,快要上手了。

谢里正上去揪着穿着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